焦作抢抓“时代风口”!来看看这个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说点啥!!
来源:williamhill中文欢迎您 | 发布时间:2024-07-03 05:19:54 | 人气:963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9月17日上午,第十一届中国·焦作“一赛一节”2023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举行。来自各地的院士专家、企业家代表齐聚怀川大地,围绕新能源材料产业技术交流、未来发展和案例应用等方面做主题演讲。此次论坛既是行业领域交流思想、共商合作的盛会,也是焦作做强优势产业、加速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契机,旨在汇聚行业优势资源,展望新能源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趋势,把脉新能源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为打造中部新能源材料城增添新动能。
在昨日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焦作“一赛一节”2023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黄学杰,以《电极材料新技术上的支持锂离子电池产品升级》为题发表主题演讲。
黄学杰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已定,能源行业正面临一场深刻变革。
新能源汽车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动力锂电池市场需求的迅猛增长,中国市场对动力电池的需求位居世界首位,储能需求迅速增加,3C等需求平稳上升,锂电行业发展前途广阔。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超过10%,预计2025年和2030年,电动汽车渗透率将分别提高20%和50%。2025年,动力电池需求预测接近2TWh,市场规模超过万亿元。
我国锂离子电池研究项目一直是国家“863”计划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经过20多年的发展,大部分材料中的关键材料和装备居于国际领先水平,本土总产能占全球60%以上,支撑了移动电子设备、新能源汽车和电力储能的发展。
黄学杰认为,锂离子电池加锂是非常必要的。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如同两个水桶,锂离子如同是水,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向负极移动,正如正极水桶中的水灌入负极水桶中,一些水不可避免地洒到外面,造成锂离子的损失和电量下降。
黄学杰说,加锂技术是在电池里面引入额外的锂源,在负极锂缺失时,快速地进行自动补充,保持电池的满电量循环。正如正极水桶旁的瓶装水,当负极水桶不满时,能够迅速使用瓶装水补满。加锂后,电池循环寿命和电芯容量都得以提升。
黄学杰还就致密多晶三元材料、磷酸铁锂加锂材料等新材料技术,提出具体改革建议。
他指出,锂电池对焦作的发展同样重要,今后,我国锂电池行业必将取得更大的发展。
在昨日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焦作“一赛一节”2023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江,以《新材料支撑新能源 新能源牵引新材料》为题,介绍了多氟多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路和智慧能源体系建设想法。
李世江说,作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紧跟国家发展步伐,从氟材料出发,研究提出氟硅的相互作用,是构成新能源、半导体产业的基础之一。多氟多依托氟、锂、硅三个元素,在氟基新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领域,走出一条从化学到电化学、从智慧元素到智慧能源的创新道路。
多氟多向新能源进军,探索氢、锂、钠三个高能元素在电化学领域的应用,研究氢燃料、锂离子、钠离子三个“新能源电池”。
同时,多氟多又以新能源电池为牵引,运用新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以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支持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多氟多建立海外储能产业基地,产品成功进入北美ESS储能市场,同时开拓欧洲市场。
李世江说,新能源、新材料是国家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的两大主攻方向,焦作有产业基础,要在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基础上,把新能源这个产业牵引做大做强。于是,多氟多立足焦作,协同新乡、洛阳,形成豫北新能源电池集群,全力打造“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中部新能源材料城。
在智慧能源体系建设中,多氟多打造智慧能源实验室,针对新能源行业低品位氟、锂资源的综合利用,通过垂直整合产品模式,打通上、中、下游产业ECO;构建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框架,在新能源电池产品的生产、检测等环节起到关键性作用。
李世江表示,个人干不过团队,团队干不过平台,平台干不过趋势。在低碳新时代,多氟多人传承红色精神,坚持走从化学到电化学、从智慧元素到智慧能源的创新发展道路。
“当前,世界能源科学技术创新进入活跃期,促进了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世界能源体系向清洁低碳、电为核心、电氢体系转变是大势所趋。氢能,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潜力的清洁能源。”昨日,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兼氢能分会会长魏锁在第十一届中国·焦作“一赛一节”2023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发展论坛上,围绕“双碳”目标背景下的氢能发展作了主题演讲。
魏锁说,面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环境风险挑战、能源资源约束等日益严峻的全球问题,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制定能源转型战略,采取更加积极的低碳政策,不断寻求低成本的清洁能源替代方案,推动经济发展向绿色低碳转型。
围绕产业“双碳”目标的实施路径、氢能的用途及发展定位、国际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状况、国内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状况、 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五个方面,魏锁详细阐述了氢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是保障能源战略安全的重要手段,是推动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他表示,当前世界能源科技发展正进入活跃期,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风能、太阳能、氢能、储能技术的发展,以及与大数据、5G、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将会催生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将为我国能源革命注入无限的动力和活力,为行业发展带来非常大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于2020年8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目前拥有国内外会员单位100余家,涵盖氢能全产业链,其中央企、国企占50%,跨国企业占15%以上。”魏锁表示,氢能分会将本着“为政府决策服务,为产业发展服务”的理念,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充分掌握行业发展信息,为政府出台相关管理办法提供相关依据,为会员公司发展做好支撑和服务,推动氢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火车头,尤其是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形成‘双积分’长效机制,进入了市场驱动良性发展阶段。”在昨日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焦作“一赛一节”2023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中国金属矿业经济研究院陈俊全,围绕新能源行业面临的机遇、挑战、发展三个方面,对我们国家新能源行业如何高水平发展作了分析解读。
陈俊全说,在全球迈向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全球新能源汽车对燃油车的替代大势不可阻挡。预计到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突破5000万辆,占比超过60%;到2035年,销量将在7000万辆左右,全球新能源汽车预计还有10年以上的中快速地增长期。
“新能源汽车与新能源发电配套,才能真正减少碳排放。”陈俊全说,新能源发电存在不稳定性,要实现健康发展,储能技术是关键。今年6月,国家能源局明确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路径,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在我国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路径的政策驱动下,国内储能项目迎来井喷式增长。2022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8741万千瓦,同比增长59%;新型储能新增投运装机14.3GWh,同比增长211%。今年储能项目延续爆发式增长,上半年,新型储能项目投运装机规模达7.05GW/14.66GWh,已超2022年全年总和。
陈俊全指出,未来新能源行业一定要着重于加强创新、绿色发展,搭建创新孵化服务平台,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以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差异化竞争。钠电池等替代性路线是重要的机遇,要加强研发技术和产业化布局。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是“双碳”的一部分,必须格外的重视环保和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要积极拥抱绿色清洁能源,形成新能源发电、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产业和实力的基础、关键是材料。我们要立足新材料新能源,抓住技术和人才干实业,开拓绿色能源自主创新之路。”昨日,参加第十一届中国·焦作“一赛一节”2023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的南开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永胜在演讲中如是说。
作为国家人才计划培养对象和国务院人才津贴获得者、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的陈永胜,主要是做纳米材料和绿色能源,特别是有机太阳能和新一代储能材料和器件方面的研究。他认为,有机太阳能电池是解决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其在质轻、柔软、半透明、可大面积低成本印刷、环境友好等方面,都远远优于传统太阳能电池,被认为是具有重大产业前景的新一代绿色能源技术。若能够利用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碳为基本原料,实现高效、低成本、绿色无污染的能源技术,将对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能源难题具有重大意义。
陈永胜从个体和国家、历史和未来的角度切入至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从人类的几次材料能源革命入手,阐述人类的每一次巨大进步都是基于能源和材料利用的革命。他认为,在新时代的机遇下,不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起的产业,注重创新驱动,发挥产业协同优势,强化优势资源导入,都是产业助推器和战略关键点,而“技术人才实业+新能源新材料”必将赋能高质量发展,创造新财富。
陈永胜表示,焦作资源禀赋优越、区位优势显著、产业基础坚实,近年来积极培育和引进了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支持建设特色鲜明的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集群,有效推动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他希望,焦作能抢抓“时代风口”产业高质量发展机遇,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千亿级“中部新能源材料城”不断蓄势赋能。